2023新能源上游芯片指的是什么(新能源上游资源股)

吉利银河凭什么引领中国新能源迈入价值向上发展新阶段?

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出明显的“哑铃型结构”,即30万元以上的高端车和10万元以下的低端车占比很大,而居于中间地带的市场还是燃油车的天下,新能源车的竞争力不强。但根据最新市场统计帆毁,20万元左右的中高端新能源车的市场占比已在提升,2022年12月达到了20%以上。新能源车展开了对传统燃油车的加速替代。

而吉利是一家多品牌发展的车企集团,在新能源领域有聚焦30万元以上纯电智能赛道的极氪品牌、聚焦15万元以下市场的纯电几何品牌,同时吉利母品牌、领克品牌也推出了不少新能源车型。但在15-30万元的新能源区间,吉利的布局还不够十分明确。2月23日,吉利汽车全新中高端态镇备新能源系列“吉利银河”正式发布,首款车型电混SUV银河L7同步首发并开启预定,计划今年第二季度交付。可以说,吉利银河系列填补了品牌在15-30万区间的市场空缺。

除了吉利银河L7,此次发布会吉利汽车还一次性放出了未来两年内将陆续推出的七款产品,其中4款属于智能电混L系列,基于e-CMA架构打造,覆盖A0级到B级电混产品。其中“银河之光”是吉利银河智能电动原型车与大家正式见面,它跳脱了电动车设计同质化路线,是吉利涟漪美学的延承与时代科技融合进化的成果。在银河L7之外,首款电混轿车银河L6将在今年三季度交付。另外3款归属智能纯电E系列,与极氪品牌同采用SEA架构,覆盖A级到D级纯电产品。首款纯电轿车银河E8将于今年四季度开启交付。由此可见,2023年是吉利新能源系列——银河爆发的元年。

定义与依托,高价值产品与技术的“纠缠”

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了27.6%,行业正在从“政策培育期”向“全面市场化”驱动转变。但是依然存在“续航打折”、“电池不安全“、”智驾失控频发“等用户痛点,用户期待“高价值、更安全的智能电动车”,吉利银河系列来得恰逢其时。

具体而言,作为吉利银河首款产品,吉利银河L7定位“家庭首选智能电混SUV”,专为中国主流家庭而来,是20万级智能电混的首选。此次吉利发布的“神盾电池安全系统、雷神电混8848、全新银河N OS”——三大新能源电气化技术都在吉利银河L7上实现首次搭载,让吉利银河L7在性能、智能、舒适、品质、安全方面全面超越同级,充分印证20万级智能电混首选的实力。

在外观上,吉利银河L7具有国际化审美,整体采用银河涟漪美学设计,完美融合中华传统美学与电动化时代的光电科技,让汽车的设计打破能源的界限,具有更加广阔的上升空间。

在智能座舱设计方面,银河L7搭载了银河自在座舱。10.25英寸仪表+13.2英寸中控屏+16.2英寸副驾屏+25.6英寸AR HUD,可实现四屏智能交互,满足全车人的智能体验。此外,银河L7还标配高通骁龙8155芯片,配置了50w无线充电、晶耀星环光幕氛围灯、隐藏式门拉手、头枕音响等智能科技。

此外,吉利银河L7在性能、节能和智能上都体现出“高价值”属性。性能上,银河L7远超2.0T宝马X3,不仅支持弹射起步,百公里加速低至6.9秒;节能方面,银河L7(CLTC工况)综合续航里程高达1370公里,百公里油耗5.23L,比CRV更省油;智能交互方面,银河L7标配高通骁龙8155芯片和银河N OS,热启动时间、语音唤醒速度均优于小鹏。回归到用车的本质需求,吉利银河L7在安全、舒适方面下了更深功夫。一体式热成型硼钢门环、同级唯一的顶置安全气囊带来更安全的保障,2785mm的超大轴距带来宽敞的副驾空间,四向电动腿托、座椅按摩、理疗功能等让乘坐更舒适。

高价值的技术定义高价值产品,反之,高价值的产品依托于高价值的技术。伴随着“智能吉利2025”战略快速落地,吉利在三电技术自研、智能架构、智算中心、卫星、操作系统等智能生态上具有差异化的体系优势。吉利银河专属“神盾电池安全系统”、“雷神电混8848”,以及独创的“三挡变频电驱”为银河L7保驾护航。此外,全新自研的银河N OS分布式操作系统,已经实现量产搭载,它既能牢牢的保护用户隐私,又能带来更快、更易用的交互体验。

三大法宝——吉利银河高速发展的助推器

在上文我们提到了吉利银河专属的多项技术,其中神盾电池安全技术,新一代雷神电混8848以及全新自研的银河N OS操作系统,这三个核心技术的最优集合使吉利银河具有更加卓越的差异化优势,或将助推吉利新能源系列飞跃式发展。

首先说到“电池模块系统的安全问题”旅肢,不仅要做到电芯的安全,还要做到电池包Pack及电池模块等系统安全。吉利银河具有行业首创深入到细胞层级的防辐射安全,有效避免了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同时,从感知级元宇宙仿真到实车验证的结构安全开发体系,赋予了吉利银河产品从电芯、到底盘、再到整车的结构安全。此外,吉利银河的“BMS3.0电池医生”,通过“多维融合的AI决策算法”,可以实时保护200多项电控条目,预警50多种故障类型,对于热失控、电池寿命、电芯状态等,都能做到精准预测保护,可提高电池寿命20%,结合吉利独有的结构安全保障,成功做到电池低衰减、耐挤压、不起火、不爆炸。

其次,在电混领域,我们所熟悉的有长城的柠檬混动,奇瑞的鲲鹏动力,吉利的电混技术当仁不让,角逐此细分领域。新一代雷神电混取名“雷神电混8848”,取自珠穆朗玛峰海拔,这也代表了吉利将始终攀登科技的巅峰,永不止步。吉利银河智能电混系列,首搭目前量产热效率最高44.26%的新一代雷神电混引擎B-Plus,实现变速器双电机驱动突破,创造全球热效率的新巅峰。其次,“雷神三挡变频电驱“再度进化,全球首个实现P1+P2双电机超频驱动的智能电驱,在深踩油门时P1电机可辅助驱动,还能实现弹射起步,释放更多的动能储备,系统功率大幅上涨,两驱综合功率达到287kW,实现了性能与节能的高度平衡。此外,8大智能控制技术,带来超20种工作模式,并可高度FOTA进化。

再者,银河N OS是吉利全栈自研的分布式操作系统,基于“开源适配、开放融合”的开发理念,从架构层、系统层、应用层多维度入手,给用户带来多端融合、一触即达的无界体验。银河N OS既能满足汽车安全性要求,又能接入万物互联的精彩生态,引领智能电动车从软件定义向生态定义转变。从架构上,它给客户的数据隐私上了一道最牢靠的锁;在系统层面,全新的场景引擎和语音引擎给客户带来更快、更强的交互体验。在应用层面,它打破了硬件与硬件的壁垒,实现了近场通讯、无感联接,就像在车、云、手机和各种智能终端之间架起了一条智慧高铁。

吉利自研的厘米级卫星高精度定位模组,已通过车规级认证,通过融合吉利卫星通信、导航、遥感技术,该技术可实现精准定位永不失联。预计2025年,吉利将完成72颗低轨道卫星组网,届时吉利银河智驾将实现全球无盲区的定位能力。

点滴之言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吉利银河凭借吉利集团多年的造车经验和良好的技术研发基因,在新能源迈向高价值增长的时代有备而来,并或将带领产业同盟向更高阶段进阶。吉利银河的拥有“新产品、新技术、新设计、新渠道、新服务”的特质,它的到来也是吉利汽车向全面新能源电气化转型的标志。

据悉,吉利汽车提出2023年的新能源销量要达到60万辆。2023年吉利汽车总体目标为165万辆,目标增长率为15%。正如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所说:“百年汽车产业大洗牌正处于格局重塑时期,正是中国品牌向高端形象突围的有利时机,吉利已经构建起集智能能源、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智能座舱的一体化科技生态,构筑了属于自己的科技护城河,吉利银河必将引领中国新能源进入价值向上的第二发展‘新阶段’。”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点滴孟春晓,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聚焦新能源、供应链智能网联,2023全国两会汽车人划重点

过去的2022年,中国汽车行业饱经风霜,疫情反复导致经销商线下活动无法开展,供应链危机又使得车企被迫停产、减产。原材料价格上涨倒逼成本上涨,车企经营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一系列危机让行业大呼“太难了”!但在部分燃油车减征购置税、新能源车补贴以及各地方刺激汽车消费组合拳的助推下,市场也在逆境中复苏,产销量连续14年稳居全球第一。

进入2023年,身处十四五规划的第三年也是关键之年,社会经历发展重回正轨,汽车行业也正迎来新一轮颠覆性变革,新的发展主题也为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形势下,汽车行业将如何发展?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再划重点。

加速行业转型,新能源仍是重中之重

在“弊袭双碳”目标以及在产业加速向“新汽车”转型的大背景下,新能源、低碳等已成为两会代表委员们的关键词。

数据显示,2022年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产销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增长96.9%和93.4%,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市占率达到25.6%,提前完成《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的2025年发展目标。

业内普遍认为,新能源市场已呈现出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行业进入全面市场驱动的新局面。在此背景下,持续助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也成为行业重中之重。

全国人大代表、长安汽车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在《关于保障新能源汽车健康协同发展的建议》中指出,中国新能源汽车进一由大做强仍面临较多挑战,包括充换电基础设施布局不均衡;电芯标准不统一、竞争加剧和缺芯贵电等导致新能源车企持续亏损,行业尚未找到可持续发展的盈利模式;市场结构不合理等驱动导致行业增长动能转弱;关键原材料高度依靠进口,车规级芯片等产品国产化亟待破局卖滑。

为此,朱华荣建议,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缓解用户补能焦虑;推动动力电池标准化,加强下一代动力电池、芯片等技术攻关;政策聚焦中端市场持续发力,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结构不断优化;内外同步,加快推动锂资源等矿产资源开发布局。

新晋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冯兴亚则指出,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但受充电桩缺口大、充电时间长等因素影响,“补电难”的短板始终难以得到有效缓解,这也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增长埋下了隐患。

他认为,换电模式作为新能源汽车主要补能模式之一,具备非常明显的优势。但我国换电模式仍处于起步阶段,规划布局整体落后,换电车型研发投入较少、换电站建设成本高、电池标准规格不一、资源共享缺乏基础等问题尚待解决。

基于此,冯兴亚建议加快全国换电模式推广的整体布局,研究出台各类对换电模式支持的扶持政策,扶持奖励汽车企业推出换电车型、加大车电分离政策鼓励,在国家取消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免征政策后,针对换电车型免中卜腊征电池部分的购置税。

同时,由政府牵头组织企业或行业协会加速统一电池标准,并同步开展公共领域车辆换电试点,在电池规格与换电站标准上统一先行先试,推动汽车电池全面标准化快速落地。

除此之外,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则聚焦碳排放,他认为和欧盟碳市场相比,我国碳市场流动性不足,价格远低于欧盟,很难发挥市场对碳减排的促进作用,也难以引起企业对碳减排的足够重视和长远规划。

为此,他建议完善碳市场管理运行机制,激活碳市场交易,充分发挥市场对碳减排的促进作用;扩大全国碳市场参与企业的覆盖范围;全面普及碳标签及碳普惠制度,推动全社会自觉践行“双碳”责任。此外,他还建议加快制定、实施商用车碳积分管理办法。

供应链问题难解,车企拒绝“卡脖子”

在“新四化”的浪潮下,智能技术、信息技术与汽车产业深度融合,汽车产业结构发生着颠覆性的变化,软件定义汽车的新时代正在加速到来。在“新汽车”时代,芯片车规级芯片的应用需求也变得更加广泛。

众所周知,自2020年底汽车芯片爆出短缺后,缺芯危机仍在蔓延。根据AFS数据显示,截至1月29日,由于芯片短缺,今年全球汽车市场已减产约30.46万辆汽车。AFS预计,由于芯片供应不足,今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将攀升至279.89万辆。

在此背景下,多位代表也将目标瞄准这一领域,致力于缓解“卡脖子”的窘境。其中,冯兴亚建议大力提高国产芯片的应用率:一是从政策层面加快引导产业转型,推动“卡脖子”及高端芯片的研发及应用,并加大政策刺激力度,在芯片的研发端、应用端以及汽车消费端等多方面研究和出台针对国产芯片全产业链条的鼓励措施;二是加速完善汽车芯片的配套措施,健全汽车芯片应用保障机制、完善细分领域技术规范和测试标准。

朱华荣则建议,基于市场化机制,完善科研成果到商业化落地的全流程支持政策,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加速推动下一代电池和车规级芯片等核心技术发展。

不仅如此,在供应链端,原材料价格疯涨,也成为遏制汽车行业发展的另一大症结所在。

全国人大代表、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静瑜提出,锂电池产业作为新能源领域核心产业,在绿色低碳发展过程中扮演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进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角色。目前,锂电池产业的发展主要受到上游资源不足、产业内无序竞争等方面的限制。

为此,刘静瑜希望国家相关部门对锂电池产业实行“全行业一盘棋”的引导与管理,加快构建我国锂电池产业有序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保持和提高我国在全球产业的竞争优势。

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则建议,开展动力电池护照及配套政策研究,加强电池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此外,他还提到,需加快推动电力核算规则与全球接轨。

聚焦数据安全,为智能汽车保驾护航

智能汽车产业的竞争中,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进入智能化阶段,已成为业内共识。有数据显示,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预计会超过30%,而智能网联汽车渗透率将达到50%。

在谈到下半场汽车行业如何发展时,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表示,“虽然智能网联汽车决定下半场胜负的判断已成为行业的共识,但如何为汽车行业加快发展提供更多的政策工具,如何培育更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如何确定好技术路线,锚定目标,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

基于此,今年两会期间也有多位代表委员为智能汽车的发展建言献策。其中,全国人大代表、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表示,近年来国家及地方政府陆续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为智能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发展提供了一定法律保障。但由于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进程加快及其特殊性,相应法律法规仍需进一步完善,安全标准和技术规范亟待建立,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智能网联汽车法律体系,合力迈向中国自动驾驶“智高点”。

为此,何小鹏建议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制定修订,加快相关标准、技术规范要求落地。此外,他还建议制定自动驾驶汽车保险纲领性规划;鼓励部分地区开展自动驾驶保险创新先行先试;鼓励自动驾驶汽车企业参与保险产品创新。

冯兴亚也认为,现阶段我国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运营缺乏具体法律法规的支持与规范,建议将自动驾驶汽车立法纳入下一个五年立法规划,探索制定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运营专项法律。

不仅如此,在智能汽车日益的普及的当下,如何保证数据安全以及消费者合法权益已成为当务之急。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表示,目前国家已发布若干汽车相关的数据安全推荐性国家标准,规范了网约车服务及汽车数据采集等部分场景要求,尚无法覆盖到研产供销全业务领域。

为此,他建议由主管部门牵头,定义汽车数据分类分级规则,加快制定围绕汽车生命周期和数据生命周期两条主线的数据安全标准,指导产业发展。同时建立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安全认证制度、数据安全评级及公示制度,提升行业透明度与可信度。

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也认为,中国乘用车行业每年突破1000万辆,对车辆安全性能及用车安全等方面都提出了极大要求,建议工信部牵头完善车辆安全技术标准,制定出符合中国交通特点的评价体系,梳理汽车网络安全评价与验收标准。

推动车企走出去,稳定汽车消费

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格外重要。进入2023年,受补贴退出、消费提前透支、春节假期等影响,汽车市场未迎来开门红,为了提振汽车销量,多地陆续推出促销政策,加大汽车消费潜力释放力度。

虽然行业内普遍认为,今年车市将延续去年下半年以来的良好走势,最终实现正增长,但稳定汽车消费仍然是现阶段的热门话题之一。

冯兴亚指出,进入2023年以来,我国汽车消费整体疲软,补贴及减税政策大面积退坡,消费者对大宗商品的消费欲望尚未恢复。我国汽车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但二手车流通和报废机动车回收的循环消费拉动不足,市场潜力有待激发。

为此,他建议,国补政策向需求侧战略转型,对新能源汽车消费实施持续补贴、直接将优惠补贴给消费者,并延续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同时,优化汽车限购措施,推动汽车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并加快推动二手车市场走向成熟,健全报废机动车回收利用体系,促进汽车循环流通。

朱华荣则在《关于我国主流燃油车消费税改革的建议》中表示,我国汽车消费税在对汽车产品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再征收一道消费税,对促进我国节能环保、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合理消费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汽车已从原来的奢侈品向大众消费品转变,汽车消费税的弊端也逐渐凸显。

他指出,包括我国主流燃油车消费税政策多年未变,与现实需求存在偏差;我国汽车税费较多,用户购车成本较高;消费税在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方面具有一定挑战。

为此,朱华荣建议将2.0L及以下排量的汽车消费税税率减半。与此同时,建议将车辆购置税、汽车消费税合并,保留一个税种,并增加地方财政留成比例。

尹同跃则将目光聚焦至出口领域。他指出,2022年中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世界第二大汽车出口国,中国汽车产品性能和质量已逐步拉近与国际市场主要竞争对手的差距。但目前,日韩在中国汽车主要海外市场所在国家均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日韩企业也因此享受更多优惠政策,这就造成中国汽车品牌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平等地位。

为此,尹同跃建议,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等单位研究进一步降低整车进口关税,以便争取更加互惠的贸易政策,降低关税壁垒;商务部等部委加速与中国汽车出口主要市场所在国和地区签订贸易协定或关税联盟,制定与汽车有关的关税政策。同时推进与已签订自贸协定国家的第二阶段谈判,将汽车纳入协定目录,加快汽车产品关税互减的进程。

总的来看,走过了不平凡的2022年,中国汽车行业逆流而上,走出震荡。进入2023年,市场环境逐步向好。在市场迎来平稳开局的当下,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汽车人也携手为全年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买车网,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汽湃观察 | 2023,新能源市场“诸神的黄昏”(上)

前言:

2023年的市场,风云激荡,将会是新能源发展十余年来最波澜壮阔的一年。

2022年,比亚迪乘用车销售超悉陪圆186万辆,同比增长155.1%。排除年初燃油车停产过渡阶段,混动DM车型和纯电EV车型合计也有超185.7万辆的成绩。

对比之下,2022年全国零售数据为2054.3万辆,同比增长仅1.9%;燃油车零售1486.8万辆,同比减少230.2万辆;新能源则整体增长,零售567.4万辆,同比净增268.7万辆。同时分阵营的市场份额也有变化,合资下降3.8个百分点至37.8%,而自主品牌则是有史以来首次突破50%。

显然,2022年的主旋律是:燃油车在衰退,新能源在崛起;合资车在衰退,国产车在崛起。而结合国产自主优势和新能源技术大成的比亚迪,自然就成为了2022年最具代表性的车企。

如果再算上2022年比亚迪还完成了“全球第一家停产燃油车传统车企”的壮举、以及刀片电池和混动系统外供其它品牌、乃至于为某些国际一线大厂提供整车方案与代工的杰出成绩,可以说2022年比亚迪在新能源市场里的位置,就如同北欧神话里阿萨神族的奥丁,凭借实力与智慧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是2022年自主新能源时代里无可厚非睁塌的“众神之王”。

但是,神不是完美的,更不是无敌的,神也会有非正义的一面,也会有能被攻破的软肋。在北欧神话里,因为神族与巨人之间多年怨恨的不断积累,奥丁终有一天会被围攻,然后世界重启,进入下一个“更美好”的新时代,是谓之“诸神的黄昏”。

就像是神话在现实世界里的投影,2023年至今,我们似乎已经看见了新能源市场“诸神黄昏”的上演,为了抢夺市场份额,为了未来世界的“新格局”,整个产业链上,极为惨烈的价格战已经打响,比亚迪这个在位的“众神之王”,已然被重重围困。

宁德时代:咬断世界之树的“尼德霍格”

北欧神话里,有一颗通九界的世界之树;传说在诸神黄昏到来前,盘踞在世界树底部的黑龙尼德霍格会咬断树根,而随着巨树的轰然倒塌,各方会被迫入局,开启诸神的黄昏。

而在新能源的市场里,锂盐,便是那棵通往各细分领域的世界树。以三元锂电池中的重要原材料碳酸锂为例,从最初不足20万元每吨,上涨到去年最高时超60万每吨,其高度足以让世人仰望,也让不少消费者对三元锂车型的价格望而却步。

比亚迪的成功,源于聪明的选择了更为便宜的材料——磷酸铁锂,并通过创新的刀片电池乱好结构设计,使得其穿刺热稳定性达到了实验新高度。

相较于碳酸锂的天价,磷酸铁锂价格稳定得多,动力型磷酸铁锂2022年最高时也不足20万每吨,几乎是同期电池级碳酸锂的1/3不到,这直接赋予了比亚迪旗下车型,在2022年获得相较于其它任何竞品,巨大的成本定价优势,也直接使得磷酸铁锂的装机量在2022年,实现了质的飞跃。

但是,如今世界之树已经开始枯萎,自去年创下价格历史新高后,锂盐价格就一路快速走低,截止2023年2月中旬,电池级碳酸锂成交价已回落至不足45万元每吨,且继续下行的趋势明显。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另一位动力电池大佬——宁德时代,站了出来。在2月17日前后,陆续有消息源曝出,宁德时代推出“锂矿返利”计划,针对与宁德时代已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车企,未来三年内,其一部分动力电池的碳酸锂价格将以20万元/吨的价格结算,与此同时,签署合作的车企,需要将约80%的电池采购量承诺给宁德时代。

黑龙咬断了世界之树的根!

远期绑定碳酸锂20万每吨的价格,加上三元锂电池先天高于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这就意味着无论是单体电芯成本,还是成组电池包,三元锂对于车企而言,其成本都将无限接近,甚至持平磷酸铁锂。

这也意味着选择了宁德时代“锂矿返利”计划的车企,将快速获得上万元乃至数万元的成本下降空间,进而获得更大的整车定价下行空间;比亚迪旗下车型最大的竞争优势“便宜”,顷刻间将荡然无存。

战争,就是这么惨烈。

但比亚迪这个“众神之王”会坐以待毙吗?

2月10日,比亚迪秦PLUS DM-i 2023款冠军版车型抢先于竞品们作出动作,相较于2021款车型,其最大的变化就是“更便宜”。

老款价格11.38-15.38万,新款9.98-14.58万,直降超万元,史无前例的将插电式PHEV车型价格打入10万以内,这还是在今年取消国补,车企利润减少的背景下;而对于消费者而言,9.98万的起售价,加上新能源车免购置税,吸引力依旧很强。

此外,多个消息源也指出比亚迪在2023年年内,还会有更多“反击”的动作,包括后继更多车型的改款降价,以及新一代刀片电池的量产装车。据悉,新一代刀片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将从现有的140Wh/kg升级到180Wh/kg,配合CTB封装技术,将继续获得相较于三元锂电池组的成本优势。

诸神黄昏虽至,比亚迪尚能一战!

特斯拉:点燃世界的“苏尔特尔”

在北欧神话中,奥丁并不是最初一批的神。在世界诞生之初,只有穆斯贝尔海姆和尼福尔海姆这两个原始世界,其中穆斯贝尔海姆的守护者——火巨人苏尔特尔,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初的神。

特斯拉之于如今的新能源大时代,一如苏尔特尔之于那个神话世界。无论是其当年在全世界掀起的智能电动车浪潮,还是2018年被引入国产,搅动的那一池风云,于内于外,特斯拉都当得起“点燃世界”之名。

此外,苏尔特尔除了是最初的神,亦是诸神黄昏中第一个攻入阿斯加德,并向奥丁宣战的神。

2023年1月6日,国补退出后的第6天,就在其他车企还犹豫是否要涨价以弥补利润之时,特斯拉便宣布国产车型降价,调整后Model 3起售价22.99万元,Model Y起售价25.99万元。此前,这两款车型的起售价分别为26.59万元和28.89万元。

一时之间,世界被点燃。特斯拉门店门庭若市,积累订单的交付周期快速从降价前的1-2周抬升至3-4周;而与此同时,其他竞品品牌出现了“退订”现象,其中便包括比亚迪。

2023年,就是特斯拉点燃了第一把“降价”之火。

而特斯拉将“点燃世界”的动作,远不止这一次降价。根据确定的信息,特斯拉将在今年年内继续发布革命性的新能源与智能化技术,也将继续发布革命性的新车型,同时早先已经发布的革命性4680电池,也将在今年更大规模的量产交付装车。

据悉,在3月1日,特斯拉将举办2023投资者活动日。此前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2月8日就在社交媒体称,特斯拉的宏伟蓝图第三篇章(Master Plan Part 3)——地球如何走向完全可持续能源之路——将于投资者活动日公布。

而根据此前的Master Plan Part 1和 Part 2,特斯拉已经为我们带来了开启两次新时代的车型Model S和Model 3,同时超级充电站和Powerwall储能系统也已经为我们展示了变革世界的能力。

因此,外界普遍猜测,特斯拉投资者活动日上会公布有关廉价新车型的信息,同时Model 3的换代也会被提及;前者直指15万内的入门电动车市场,后者更是会利用更多新技术新平台,压缩Model 3的制造成本,力争更快到达Model 3杀入20万内的时间节点。

显然,特斯拉的价格战还要一路打下去,其他车企能否承受得住会是一个大问题,尤其是对生产入门廉价车型、包括主打性价比优势的汽车品牌的冲击,会非常巨大,这其中,自然包括比亚迪。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于后来的“诸神”,作为最初之神的特斯拉,在智能电动汽车的产品完整性方面,始终保有极大的竞争优势。其自动辅助驾驶硬件全车系全车型预埋,这也意味着2023年的价格战,特斯拉除了在加速普及纯电动车的同时,也在加速普及一个新的智能驾驶时代。

特斯拉,真正在为一个“新的世界”而奋斗着。

基于极致的第一性原理,特斯拉新一代HW4.0还将继续简化相关硬件,舍弃超声波雷达,实现更彻底的视觉进化。并且相较于竞品们多传感器融合路线,那价格极为高昂的“激光雷达+毫米波+摄像头+超声波”的方案,特斯拉只以摄像头为核心,后期更是最多只会引入4D成像毫米波雷达,配合较之任意竞品品牌都更合理的整车线束布局与域控制架构先进程度,配合预埋硬件后的可盈利软件付费模式等。在特斯拉这里,价格战才刚刚开始,如果战况激烈,甚至还有更多杀招会一一祭出,2023年,还有很多可能。

在诸神黄昏那一战的最后,苏尔特尔会点燃世界之树的残骸,也会彻底点燃这个世界。大火之后,世界重启,更加美好的时代会真正到来。

下集预告:

诸神的黄昏,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当国补退出,锂盐价格崩塌,市场便展开了完全且充分的竞争;有实力的,自身会渴求更大的市场份额,即便是像比亚迪这样的巨头车企,纵使2022年过的再滋润,2023年也一定会走入风雨之中。

而事实上,除了特斯拉这个外资的老对手之外,国内的自主品牌们,其实也对比亚迪这个新能源“众神之王”的位置,虎视眈眈。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湃,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