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为什么山东喜欢新能源车(山东发现新能源,够中国使用3800年)

价格战正式揭幕,各地补贴政策出炉,2023年车市背水一战

热点解读、新车资讯、行业新鲜事,请关注“Golight出行”

3月1日,汽车行业迎来的第一个王炸不是某家新能源车企惊人的交付数据,而是造车新势力零跑汽车推出的2023款新车:新款零跑T03、新款零跑C01、新款零跑C11以及零跑C11增程版。其中,C11增程版的价格下探到14.98万元,市场竞争力骤然飙升。

在过去几个月处于沉寂状态的零跑,能否靠开年这个王炸再次起飞,目前暂不得知。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零跑这一声枪响,无疑逗辩拍是向各大车企掀起价格战的宣言,2023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究竟有多内卷,很快就会呈现。

01

1月车市遇冷,新能源汽车乏力

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整体趋势依然是高增长,只不过增速会有所减缓,无论是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在今年都会持续发力。

比如蔚小理,产品矩阵不断完善,小鹏、蔚来的车型改款越来越频繁,理想汽车甚至放弃了靠爆款走天下的路线,一口气发布了三款SUV,试图扩充自身品牌的用户规模。哪吒、零跑更是迅速押注增程式电动车,以期在销量上稳住手中的盘子。

比亚迪持续布局新品牌,从中低端到豪华品牌全线打通,9.98万元起的秦PLUS DM-i,更是将刀子捅进了合资燃油车的心脏;吉利推出的定位15-30万元中高端新品牌“银河”,也搅得湖水不再平静;长安颇有危机感,而长城则不慌不忙地推出插混和纯电车型。

1月份,乘用车市场零售129.3万辆,同比下降37.9%,环比下降40.4%,整个行业损失惨重。而对新能源汽车企业而言,也是狼藉一片,大多数车企都陷入了环比下滑的尴尬境地,虽说2月份回暖是板上钉钉,但内卷的2023年还是给车企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经历了1月份乘用车市场的“大撤退”和以特斯拉为首的新能源汽车降价潮之后,市场对2023年车市的看法普遍偏于保守。按照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的观点,今年电动车增速将从接近100%降到30%-40%,插电混动和增程式电动车的销量呈上升趋势,未来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占比将提升至30%-35%。

与此同时,动力电池也将迎来产能过剩,增长率也会从150%下降一半左右。目前电池级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下跌,不久之后也会拉低电动车的价格,加大电动汽车行业内卷的趋势。车企们的2023年,看起来并不好过。

02

各地补贴政策来袭,2023年车市能否保持向上?

2022年,我国汽车销量达2686万辆,同比微增2.1%。其中,新能源汽车对整个市场山羡的拉动效应最为明显,销量为689万辆,同比增长93.4%。但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的取消,1月终端市场的低迷,市场对2023年车市的预期不容乐观,这也迫使各地不得不采用手段刺激汽车市场。

今年以来,包括上海、浙江、河南、山西、山东、重庆、天津、吉林、海南在内的地区都出台了汽车消费政策,主要以消费补贴和发放消费券的方式进行,补贴金额在2000元-10000元不等,也有采用增加购车指标的方式。

随着1月份春节假期过去,2月份车市也逐渐回暖,加灶如之各地春季车展的开幕,地方消费政策的落地,市场终端的客流量明显回升。但无论是消费刺激还是市场驱动,对消费者的决策影响相对有限,最关键的还是产品本身有足够吸引力。

零跑汽车新车降价,可以视为原材料成本降低在终端市场的传导。在此之前,电动车价格普遍偏高,15万以下没有选择的余地,产品的性价比较低,且续航焦虑比较明显。

现在,比亚迪和零跑开了个好头,分别跌破了10万和15万元的价格底线,产品的性价比诚意满满。其余车企是否跟进,决定了今年车市能否更进一步。

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

编辑:辛幼安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GoLight,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3新能源车未来预测!完全自动驾驶、超低能耗、一体压铸!

20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火爆,新能源车销量688.7万辆,市场渗透率达到27.6%创历史新高,据预计这一数据在2023年还将继续攀升达到36%,不知屏幕前的你近几年是否有购置新能源车的打算?结合这几年我试驾过的和深度了解过的新能源车型,来分享下我对在2023年及以后可能成为领先或主流的技术、功能的看法,希望能够帮助到正准备选车或者关注新能源车的你。

实现自动驾驶有摄像头就够了?

很多人将2022年称为城市导航驾驶辅助元年,原因是一众搭载了大算力芯片、激光雷达、高精地图的量产车型正式交付,并开通了部分城市道路的驾驶辅助功能,不过在未来以上说到的这些看起来高大上的名词,或许并不需要成为你选车的充要条件。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在高级别驾驶辅助领域,出现了两种新的声音,一是“重感知、轻地图”,之前被很多车企追捧的高精地图风光稍退,越来越多的厂商,尤其是自动驾驶解丛握枝决方案公司开始纷纷提出“重感知、轻地图”的解决思路,具体的改变是在相对更依赖高精地图的城市路段,开始使用普通的导航地图替代高精地图,加速城市导航驾驶辅助功能的覆盖范围、提升地图鲜度、降低成本,其中与高精地图相比缺失的信息,通过车载感知传感器的采集补齐。

说到感知传感器,也就有了第二种声音,只用摄像头去实现完全自动驾驶功能,在去年特斯拉的AI DAY上,它们展示了最新的占用网络技术,相比目前被广泛使用的BEV,主要提升是在对无法判断物体的移动/静止检测、被遮挡物体的侦测和更精准的通行空间预估,巧合的是这些优化也基本是当下激光雷达对视觉传感器最重要的功能补足,而且对于视觉系统来说,它的优势就是由远及近越近越精准,甚至可以超远激光雷达的水平。

无独有偶,在去年NIO DAY蔚来ET7高速自主换电的演示视频中,在理想L9、L8最新的泊车方案介绍中,也都看到关于占用网络技术运用的展示,所以在未达成真正的完全自动驾驶之前,我们和车企有必要为激光雷达去付出额外更高昂的成本吗?

平均能耗比最大续航里程更值得关注!

续航焦虑在被宣传成电动车车主最大的痛点之后,似乎也成为了悬在一些车企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继蔚来发布只租不卖的150kWh半固态电池之后皮戚,大容量电池又成为了部分厂商的比拼战场,岚图追光搭载108.73kWh电池CLTC续航730km、阿维塔11搭载116.79kWh电池CLTC续航680km、极氪001搭载140kWh电池CLTC续航1032km,大容量电池在带来相对更长的续航里程同时,更大的容量也意味着更重的质量、更高的能耗、更昂贵的成本,为消费者打造一台能开的更远的电动车只能靠堆砌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来看几个已经明确有效的技术,首先自然是已经大放异彩的基于SiC打造的800V平台,带来更快充电速度和电机响应的同时,通过提高电压降低损耗,实现更低能耗。

其次是更出色的能量管理,以动能回收效率为例,得益于电池系统和电驱动系统的进步,宝马i4的动能回收效率能达到195kW,奔驰EQE可以实现最高290kW的回收功率,作为参考国家电网最新快充桩的功率为120kW,更高的动能回收效率保证每一次踩刹车时能量都能更多的被转化储存。

之后是风阻,风阻是车辆在高速行驶时要克服的最大阻力,也是导致电动车在高速下续航里程大打折扣的主要原因,要降低由渗敏此带来的影响,在外形设计上下功夫必不可少,比如蔚来ET7车顶激光雷达的外壳造型,就是在符合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在风洞中吹出来的,同样的还是有很多车型采用隐藏式门把手、低风阻轮毂、主动气动套件等。这方面目前做得最极致的是奔驰EQXX,风阻仅有0.17cd,在已经量产的车型中风阻最低的是奔驰EQS 0.2Cd,之后是蔚来ET7的0.208Cd。作为参考,下落的水滴是目前风阻系数最小的大约0.05Cd,飞鸟的风阻为0.1~0.2Cd,一般车型在0.35Cd左右,球体的风阻为0.5Cd。

或许你会问“我就是要用纯电动车不充电跑长途怎么办?”,那么说回奔驰EQXX,搭载100kWh电池的它2022年从德国斯图加特出发前往英国银石赛道,全程行驶了1202km,平均电耗8.3kWh/100km,有高达95%的电量被传递到了车轮上,这跑的可不是什么CLTC工况,完全是在开放道路完成,抵达银石赛道后还有剩余电量,他们甚至还在上面飞驰了几圈直到电量跑干。当然,如果你觉得奔驰EQXX代表的技术离你有些遥远的话,不妨来看看下一个趋势。

大圆柱电池成为“终极电池”?

按照封装形式,汽车的动力电池主要分为圆柱电池、方形电池、软包电池,特斯拉使用的18650、21700和4680都属于圆柱电池,4680电池是在2020年BatteryDay 上发布的,因其更大的直径被称为大圆柱电池,发布会上说它能让电池能量提高5倍,功率提高6倍,成本降低14%。

在连续跳票多次之后,去年桑迪·门罗终于拆解了安装在海外量产Model Y上的4680电池,测试后发现在实际的能量密度和总容量上4680电池并没有与21700拉开差距,甚至能量密度还稍稍落后。对于这么一款看似全面落后的新电池,依旧受到诸多吹捧,并且LG和松下表示自家的4680电池,将于2023年和2024年开始量产,这绝不是只靠特斯拉或者马斯克的影响力带来的。

成本是4680电池目前最大的优势,在性能与21700比较接近的情况,更低的成本对任何车企都是极具吸引力的,对于现在的电动车来说,动力电池成本至少占到整车成本的30%,车型越小占比还会越高,再结合马斯克在去年财报会议上提到,特斯拉新车型的成本只会是Model 3的一半。再说4680电池性能本身,未来对包括正极材料在内的电化学上的改进,或将使4680电池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因为其更大的电池容量、更大的应力扩散面积和全极耳设计都有助于它更好实现超快充和大电流放电。

与特斯拉同样看到这一点还有宝马集团,他们在去年也宣布将从2025年起率先在“新世代”车型中使用大圆柱电池,已与宁德时代和亿纬锂能两家合作伙伴签署了价值超过百亿欧元的电池生产需求合同,宝马的大圆柱电池直径为46毫米,高度为95或120毫米。可以说以特斯拉4680为代表的大圆柱电池,在当下很好的满足了车企对成本的考量,而在未来它又具有很大的技术发展空间。

电动车将成“次抛”产品?

2022年年初,一则特斯拉Model Y倒车撞墙定损20万,车主感叹不如直接报废的新闻不知你是否还记得,造成如此高昂维修费的原因是特斯拉Model Y车身后部底板采用了一体压铸技术,将原有的70余个零件变成1个零件,这项技术的最大优点是能够提升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同时也能起到增加车身刚性、降低车重的效果。当然,特斯拉对与一体压铸的期待并不止于此,它们还计划未来制造一体压铸的整个底盘,进一步降本增效。

对于特斯拉这样的做法,你我或许都是相同的反应,毕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成本转嫁,但无论你是否接受,这样的制造方式或许都会成为一个不可逆的趋势,特斯拉在这条赛道上并不孤独,前面多次提到的搭载了奔驰众多最先进技术的EQXX在车身后部采用了类似结构,并将其称为“仿生铸件”,蔚来ET5和ET7的后地板采用一体铸造,大众、沃尔沃、小鹏都已宣布将在自家车型上使用此项技术。

写在最后

2023年新能源国补结束,与很多人预想的不同新能源车型并没有迎来全面涨价,在特斯拉宣布降价之后,问界、小鹏也加入了降价的队伍,给出的优惠也都不算少,正如我在以上四点中或多或少都有提到的成本降低,相信随着技术、工艺的进步未来我们能够用更低的价格,买到使用体验更好、更智能的产品。

阅读剩余
THE END